Lazy loaded image寻访大漠古道 探秘青藏天路(2008年8月)

2008年8月末,我正式退休了,退下来的几天后,我和老伴就进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我们从西宁出发,坐着一台越野吉普,先是向甘肃方向,翻越大阪山、祁连山,途经河西走廊,到达甘肃境内的张掖后,进入戈壁滩,沿途参观了酒泉市、嘉峪关、敦煌的莫高窟、沙鸣山和月牙泉。然后折回青海方向,翻越当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到达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交汇处的格尔木。从格尔木出发,我们踏上了青藏公路,开始了青藏高原之旅。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藏北高原,一路经过安多、那曲、当雄,一直到拉萨。历时11天,行程2000多公里。

Lazy loaded image四面重峦障 五溪曲水萦(2010年10月)

十一月下旬,虽然已经是初冬将尽,过了井冈山地区的最好季节,我们还是怀着心存已久的向往,捧着发自内心的虔诚,带着始终不渝的敬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Lazy loaded image中朝边境掠影(2010年10月)

或许是长期在黑龙江界河工作的原因,很早就想到中朝界河鸭绿江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的界河航运管理情况。2010年10月下旬,我们驱车来到丹东。站在鸭绿江岸边,遥望我们多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那座鸭绿江大桥,心情激动,思绪万千。虽然我们在丹东只停留了两天,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鸭绿江还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Lazy loaded image浮光掠影新疆行(2011年9月)

“迎着春风迎着阳光,跨山涉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老知青最熟悉的一首歌曲。当年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纪录片,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我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奔赴北大荒的。从那时起新疆就成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广大知识青年十分向往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到新疆看看,直到退休以后,我们才有了闲暇的时间,如愿以偿地踏上了新疆的旅程。

Lazy loaded image林海深处的(2012年2月)

今年的哈尔滨是一个无雪的冬天。立春已经过了十几天,眼看着就到了雨水,整个一个冬天没有下上一场像样的雪。虽然天气干冷,习惯于满目银装素裹的哈尔滨人,始终没有找到冬天的感觉,无雪的冬天是一个不很完美的冬天,眼看着冬去春来,近日邀了几位兵团战友,带着外孙儿,专程去了一趟雪乡,到大海林深处找雪,果然是不虚此行。

Lazy loaded image二十个纬度的春天(2012年3月)

2010年《国家地理》杂志5月号特别策划了一期专题,题目叫“春天的30个纬度”,推介从北向南30个纬度的春天,跨度从黑龙江的漠河到广东的广州。受其启发,我和老伴儿也萌生了一个想法,自驾游去亲身领略不同纬度的大好春光,感受同一个时间段里不同纬度的不同春色。那一年春分刚过,3月22日我们就开着车从哈尔滨出发了,一路向南,迎着春天的脚步,向着春天出发。

Lazy loaded image行摄在呼伦贝尔(2012年9月)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朔方绝域”,朔,北方也;绝域,地欲尽,是指天地的尽头。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和乌兰浩特就是被称为的朔方绝域的地方。古代,满族、蒙古、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祖先在这里“兴舟楫之利,拓朔方之地”,成吉思汗从这里“骏马出征”,狂飙欧亚大陆。这是一片遥远、陌生、神秘的土地,宽广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纵横蜿蜒的河流湖泊,神奇莫测的火山地貌,让我们充满了神往和期待。9月10日,我和几个爱好摄影的知青战友开着两台车,一行9人,从哈尔滨出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开始了这次内蒙古东北部的行摄之旅。

Lazy loaded image我们来到了西沙(2014年3月)

还是在年轻的时候,一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让我们对遥远的西沙群岛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什么时候也能去一次“云飞浪卷”的海疆,亲眼看看“南海明珠”的西沙,当时几乎是似乎是一个望尘莫及的梦想。没有想到,海口开通了发往西沙的邮轮航线,让我们梦想成真。3月15日,我们登上了开往西沙的邮轮,奔向了祖国的宝岛——西沙群岛。

Lazy loaded image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14年的4月11日到29日,我们这一伙老知青又踏上了自驾游的旅程,这是我们“黑土情深老知青摄影旅行团”继海南西沙之旅后,今年的第二次相邀出行。这是一次经过大家反复磋商,精心策划的行程。路途遥远,道路险峻,主要景点偏僻闭塞,对我们来说有许多的未知数,新奇、惊险、刺激,更多的是挑战。4月12日哈尔滨和北京的战友在北京汇合,13日一大早就出发了,当天行车600多公里当直达河南的林州。第二天就开进了太行山山麓,参观红旗渠,游览太行山大峡谷,探访太行深处的郭亮村。而后,再向西南直奔山西的河津禹门口,这里是晋陕大峡谷的出口,黄河在这里冲出了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吕梁山的悬崖峭壁,奔流了700多公里,结束了在晋陕大峡谷里的流程,豁然变宽,流入华北平原,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Lazy loaded image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八月下旬的甘南川西北,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秋风拂面,景色旖旎。我们八个年过六旬的老知青,再一次从北京出发,途径陕甘宁边区前往甘南和川西北,走进了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的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走进了神奇的藏地秘境。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