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中朝边境掠影

航行在鸭绿江上

或许是长期在黑龙江界河工作的原因,很早就想到中朝界河鸭绿江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的界河航运管理情况。2010年10月下旬,我们驱车来到丹东。站在鸭绿江岸边,遥望我们多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那座鸭绿江大桥,心情激动,思绪万千。虽然我们在丹东只停留了两天,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鸭绿江还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鸭绿江作为中朝的界河,界河管理和边界划分与黑龙江大不相同,黑龙江是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而鸭绿江则是以各自的岸边为界,可能是当年中方的高姿态,对小兄弟的照顾,鸭绿江上所有较大的岛屿、沙洲都划归了朝方。因此在中朝边境的一些地段,两国相距仅仅一步之遥。有一个叫“一步跨”的地方,边界就是一个两三米宽的小水沟,在中方一侧纵身一跨就是对方的领土了。
notion image
鸭绿江是仅次于黑龙江的第二大界河,在鸭绿江上也有一个类似“中俄国境河流航行联合委员会”的双边组织,负责制定鸭绿江航行规则,航道管理和维护,航行安全管理,双方的船舶都可以沿着对方的岸边航行。
丹东航运同行的朋友安排我们乘船在鸭绿江上航行了十多公里,船在鸭绿江大桥下通过,当年被美国人炸断的老桥,残垣断壁,屹立在江中,这是我们保留下来的一个断桥,成为铭记历史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断桥平行的铁路桥是抗美援朝之后新建的,现在正在使用。在鸭绿江我方一侧的岸边,矗立着一座座雕塑,都是当年志愿军的形象,丹东人们送志愿军战士雄赳赳跨过鸭绿江,栩栩如生,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岁月。江面上当年志愿军过江时搭建浮桥的桥桩,也被保留了下来,凝望着江水中静静流过的桥桩,保家卫国英雄儿女的英灵如浩荡江水,万古长流。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在鸭绿江上航行,中朝两国的船舶时常相遇,或是相向同行,或是对驶擦肩而过,双方虽然没有表示,但都很礼让。我们的船也曾靠近对方的岸边,近距离地看到了对面新义州的情况,对比之下,还是我们这边的丹东,高楼林立,市容壮美,与对岸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丹东的迅速崛起,使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我们到丹东的第二天,只好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同志跨过鸭绿江大桥,赴朝指挥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总司令从当时的安东,即现在的丹东,跨国鸭绿江大桥,奔赴朝鲜战场的。
说来很巧,就在的九月初九,也就是彭德怀总司令赴朝参战6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也登上了鸭绿江大桥,在大桥上遇到了一队河南来的志愿军老战士,他们是途经丹东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活动的。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老战士们身着不同制式的军装,佩戴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格外醒目。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却个个依然雄赳赳,气昂昂,精神抖擞,整齐的列队在鸭绿江大桥下,胸前的军功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在场的游人们不约而同地围拢过来,与老战士们握手、交谈、拍照、合影,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老战士的队伍,同前来迎接的大学生们,一起登上鸭绿江大桥,纪念“10.19”这个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日子。现场火热的气氛,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也融入了其中。有一位志愿军女战士,也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女护士,老伴儿特意跑过去同她合影留念。我们同行的一位朋友的父亲曾经是安东我方机场的志愿军,见到志愿军老兵如同见到了亲人,兴奋地融入了老兵的队伍,一起唱着志愿军军歌,阔步走在鸭绿江大桥上。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虎山长城今犹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山海关称作为“天下第一关”,把那里的长城称为万里长城的东起点,我们的教科书上也曾经是这样写的。这次来到丹东才知道,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在鸭绿江畔的虎山。90年代初,考古学的专家们经过历时数年的调查、考证,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结论。据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明代的长城应该是东起辽宁的虎山,西至甘肃的嘉峪关,总长8851.8公里。《明史》也有这样的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虎山长城之所以被长期湮没,主要是由于清朝政府对“祖宗发祥之地”实行“封禁政策”所至。
从丹东出来,沿着鸭绿江向东走十五公里,就来到虎山脚下,重新修复的虎山长城,蜿蜒起伏,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山顶,高146.3米的主峰上,屹立着万里长城的第一烽火台。秋日里的虎山长城,巍峨俊俏,俯卧在柳树翠绿,银杏树金黄,枫叶火红的群山之中,姹紫嫣红,即宏伟雄壮,又秀丽妩媚,好一派祖国大好河山。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修复虎山长城的意义,不仅仅是开发一个旅游景点。虎山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隔水相望,近在咫尺,山脚下与朝鲜的分界,仅是一条一步就能跨过的鸭绿江叉流,当地人起名叫“一步跨”。旅游的船舶溯江而上,对面的村庄近在眼前。据网上报道,我们修复虎山长城时,曾引起了韩国考古界的不满,他们说虎山长城是高句丽人建的,这个地方是他们的。身临其境,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修复虎山长城的意义。巍巍的虎山长城,向世人宣示,这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鹿岛印象

沿着鸭绿江西水道,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转上一条滨海大道,行驶100多公里,就可以看见黄海北端第一大岛——大鹿岛了。大鹿岛与朝鲜、韩国隔海毗邻,登上大鹿岛远望,可以若隐若现地看到朝鲜,这应该就是海防前线了吧。因此,我在写《中朝边境掠影》时,把大鹿岛也纳入了其中。
现在的大鹿岛已经辟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了边境的痕迹,到处是欣欣向荣,繁荣兴旺的景象。岛上重峦叠嶂,绿树成荫,海滩蜿蜒平坦,海面樯桅林立,近几年来新建的旅游宾馆、度假村和家庭式旅店,新颖别致,把浓郁的海岛气息与现代化的风格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们来到这里时,虽然已经过了旅游旺季,仍然有许多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
大鹿岛之所以令游客肃然起敬,是因为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就是在大鹿岛西南水域的黄海爆发的。700多名中国官兵血染黄海,“致远舰”等四艘战船在这里沉没,著名的抗日将领邓世昌也是在这里英勇牺牲的。登上大鹿岛我们首先拜谒了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墓地,向民族英雄敬献上一束鲜花,邓世昌的遗骨是在“致远舰”里找到的,“致远舰”现在仍然沉睡在大鹿岛前的黄海之中。
notion image
在大鹿岛,我拍的最多的照片是渔船和赶海归来的渔民,质朴、祥和的海岛风情令人流连忘返,只可惜在岛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一走一过,拍的照片多是随手即拍,总觉得有些余兴未尽。尽管如此,还是发出来了,意在与朋友们分享。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风景这边独好

从丹东返回,我们特意选择了一条与鸭绿江并行的公路,其中有一段走的是331国道,现在已经成了著名的景观大道了。沿着鸭绿江一直走到吉林的集安,才离开鸭绿江边,折向通化,经长春,回到哈尔滨。这是一条新修的一级路,依山傍水。公路在长白山脉中穿行,右侧紧邻鸭绿江,时而能够看见江对面的朝鲜村屯,但距离都很远。我们这一路上翻山越岭,走乡穿镇,纵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途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创作地,正是各种水果丰收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果树林里,山楂红了,梨子黄了,苹果熟了,果农们在路边摆起了水果摊,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水果,清香的十分诱人,我们也买了一些回去与亲朋好友分享。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十月下旬的331国道,山是五花山,色彩斑斓,稻田地里收获的稻谷整齐地摆放在田野上,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真是风景这边独好。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相关文章
寻访大漠古道 探秘青藏天路(2008年8月)
Lazy loaded image
四面重峦障 五溪曲水萦(2010年10月)
Lazy loaded image
浮光掠影新疆行(2011年9月)
Lazy loaded image
林海深处的(2012年2月)
Lazy loaded image
二十个纬度的春天(2012年3月)
Lazy loaded image
行摄在呼伦贝尔(2012年9月)
Lazy loaded image
四面重峦障 五溪曲水萦(2010年10月)浮光掠影新疆行(2011年9月)
Loading...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