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在距离莫斯科200多公里的图拉,有一个名为斯纳亚·波良纳的小镇,“亚斯纳亚波良纳”是俄语“明媚的林中空地”的意思,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诞生在这里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后来被称为托尔斯泰庄园。
notion image
托尔斯泰的父亲出身于伯爵世家,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贵族,曾作过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官。托尔斯泰庄园占地338 公顷,是作家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庄园是母亲的陪嫁。1862 年托尔斯泰在这个庄园结婚,19 世纪70 年代,他曾迁居萨马拉省和莫斯科等地,但总因离开庄园的大自然景色而深感痛苦,他说曾经说,“没有我的雅斯纳亚·波良纳,我就很难描绘俄罗斯以及我对她的看法”,后来再度回到庄园。托尔斯泰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朽之作,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2006年9月,我在莫斯科参加中俄边界勘界谈判期间,利用休息日专程来到了图拉,拜访这位文学巨匠的故居。汽车穿过图拉市区,再走10多公里就来到了庄园的大门口。我们满怀虔诚和敬仰,迎着白桦树和白杨树相间的林荫道步入庄园,这是一条人们踩出来的土路,没有铺石块,也没有铺沥青,依旧是100多年前的老样子。林荫道的左侧是一湾清澈的池塘,池塘很大,被树林环抱着,水面上映衬着绿色的倒影,仿佛是一幅典型的俄罗斯油画。林荫道把我们引到庄园的深处,路旁的苹果园里苹果熟了,金秋九月果实累累,特别诱人。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林荫道的尽头是一片空地,一栋绿顶白墙的二层小楼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著名的托尔斯泰故居。据说这里原本有一座三层小楼,已经没有了。现在看到的是三层小楼的耳房。随着参观的人群走进故居里面,里面很狭窄,甚至有些拥挤,房间内的装饰和陈设都很平常,既看不出大户人家的华丽,也没有大文豪的书香门第。门厅的四周摆放着书柜,墙上挂着一个皮包,主要是取书信、报纸用的。书房是用储藏间改造的,被称为“穹室”,墙上挂着他常穿的农夫式的肥大宽松的罩衫,还有他常用的镰刀、绳索的生产工具。这里是家里最安静的地方,也是托尔斯泰写出多部不朽巨作的地方,小楼里还陈列着托尔斯泰的许多遗物,最珍贵的是保存了100多年的书稿。二楼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的墙上挂着两幅托尔斯泰的画像,旁边是托尔斯泰夫人的画像,对面的墙上挂的是托尔斯泰前辈的画像。这个大厅是托尔斯泰与俄国文化界人士会面的场所,屠格涅夫、契科夫、高尔基都到过这里。二楼还有一个藏书室,据说藏有14种文字的书籍2万多卷。在这座小楼里托尔斯泰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巨著《复活》。
走出故居小楼,我们发现当年的木刻楞小屋、花圃、整齐堆码的木柈子垛,彰显出庄园的古老气息。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1919年11月7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孤身离开了庄园,几天之后病逝在阿斯塔堡一个偏僻的小火车站,遵照他的遗愿,家人把他安葬在庄园深处的密林中的一棵大树下,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塑像,只有一个呈棺木状的小土丘,上面覆盖着茂密的青草,附近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俄文写着“肃静”两个字,提醒人们这是托尔斯泰的墓地。
托尔斯泰庄园,与其说是一个庄园,不如称之为一个宽阔的林中空地,湖一般的池塘,根深叶茂的白桦树、杨树、柞树、落叶松、樟子松,交错成林的灌木丛,绿茵成毡的青草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回归大自然,应该是他最为理想的归宿吧。.
 
 
相关文章
边走边拍游澳新(2009年12月)
Lazy loaded image
美国散记(2011年4月)
Lazy loaded image
黑龙江下游散记(2011年7月)
Lazy loaded image
北欧四国和俄罗斯德国行摄随笔(2012年6月)
Lazy loaded image
蔚蓝色的贝加尔湖(2013年8月)
Lazy loaded image
飞往南非(2013年11月)
Lazy loaded image
粤闽沿海自驾游(2021年3月)边走边拍游澳新(2009年12月)
Loading...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